唐宋遗音竹马戏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专栏       2015-10-19 16:37    来源:金浦报    编辑:邱枫    
字体:【

(图:文化馆资料图)

   追根溯源“竹马戏”
  2009年2月,从北京传来了消息,我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了一个新的称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竹马戏)之乡”。
  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中国戏曲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辉,它与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真正形成于八百年前,至今已拥有360多个地方剧种。它们往往凝结着各个地方的民风习俗,深刻地反映当地人民的精神和心声。真正属于漳浦的地方戏曲又是什么呢?
  2000年12月,县芗剧团赴台湾参加“两岸小戏大展”,并进行了九天的巡回演出。出人意料的是,漳浦芗剧团并没有表演他们赖以生存的芗剧,而是竹马戏。从那时起,已经沉寂了几十年的竹马戏开始重新走进观众的视野。
  竹马戏第一代传承人何孝智介绍,竹马戏的主要特点是绑着一个马头在前面,绑着一个马屁股、尾巴在后面。用竹篾扎成马的形状,外面蒙上绸布或者粘上各种颜色纸,就成了一匹活灵活现的马。演出时,演员把竹马的前半部分挂在腹部,后半部分安在腰上,看起来就像真的骑在马上。据文献记载,“骑竹马”至少起源于汉代,最初只是一种小孩子的游戏,后来渐渐发展成民俗甚至歌舞。唐代的宫廷里就有一种叫“竹马灯”的舞蹈。
  竹马戏这个剧种从音乐也好、剧目也好,据考证是在唐代参军戏也就是弄仔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参军是古代一种官职的名称。据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有一个参军贪赃枉法,当时的皇帝为了警示其他的官员,经常在举行宴会的时候,让一个人扮演成这个参军的角色,另一个人从旁戏弄他。两个演员相互问答,内容都是以滑稽调笑为主,有点类似现在的相声表演。这就是参军戏,也叫弄仔戏。参军戏在唐代十分盛行,除了念白、动作之外,它还被加进了歌唱和管弦伴奏,故事情节也更加复杂,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


  竹马戏曾被误称为“淫戏”
  公元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旨率兵入闽。他们带来的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平息“蛮獠啸乱”的刀枪和河南光州固始县的五十八个姓氏,唐代中原辉煌灿烂的文化也从此扎根在这片蛮荒之地。史料记载,公元1197年,著名学者陈淳上书漳州知州傅伯成,建议其禁戏。文章中写道:“某窃以此邦陋俗,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乞冬’。群不逞少年,遂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共相唱率,号曰‘戏头’,逐家聚敛钱物,豢优人作戏......”这里说的“乞冬”和“淫戏”都是竹马戏。
  在观众眼里,《跑四美》是吉祥戏,演员在台上跑四个方位歌舞,歌唱一年四季,最后四人合唱一段祝词,以此祈求来年丰收,这称为“乞冬”。但竹马戏为什么会被陈淳称为“淫戏”要求禁演呢?竹马戏它的主要特色就是乡土气息很浓。而且它的剧目大部分都是一生一旦或者一丑一旦为主的弄仔戏,两个人演的,这种戏里面调笑成分很多,作为封建的味道来讲,那时候是淫秽的,老百姓看呢就看得嘻嘻哈哈,看得很高兴。
  竹马戏音乐以漳州民间小调为基础,表演上继承了唐代参军戏和“竹马灯”舞蹈的特点。根据时间推算,它应该是在陈元光开漳后到南宋中期的五百年时间里逐渐形成的。
  竹马戏最有特色的剧目就是弄仔戏。它继承了唐代参军戏的特点,演员一般是两个,剧本内容很多以男女情爱为题材,通俗的语言充满风趣,再加上一些互相戏弄的动作,所以才被官府视为“淫戏”。这有点类似东北的二人转。其实竹马戏的剧本内容并非仅限于此,只要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都会被搬上竹马戏舞台。
  竹马戏的音乐朗朗上口,几乎都是群众在大街小巷里传唱着的民间歌谣。竹马戏的表演风格虽然古朴粗犷,但对演员的一招一式却也有严格的要求。眉眼必须传神,这点在丑角表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演丑角的走猫步,演小旦的要走叠步,表演的手势有一点最主要和关键的:手不高过眉,低不低过脐。


  竹马戏的兴盛与衰落
  据说,竹马戏在明清两代进入鼎盛时期。这时的竹马戏有一点明显的变化,它的唱腔听起来比以前更有韵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据竹马戏班的老艺人回忆,传说几百年前,有一个泉州的戏班搭船往海外,不料中途遇上了大风浪。碰上了台风,有的人落水了,被漳浦渔民救了回来,救回了六鳌,就住了下来。住下以后,就成了朋友,甚至有的联姻,结婚了。那些人会唱南管、南曲,唱着唱着,大伙听了感觉都很好听,心想不然我们也学唱吧,和本地人都在一起学。在学唱南音的人群里,其中就有竹马戏班的演员。通过反复的糅合创造,泉州南音逐渐被吸收进竹马戏,极大地丰富了竹马戏音乐的表现力,竹马戏受到了群众更广泛的欢迎。和大部分的地方戏曲一样,数百年来,竹马戏的主要演出市场在农村。除了表演传统的弄仔戏,竹马戏也移植了一些其他剧种的剧目。上世纪二十年代,竹马戏的演出市场依旧繁荣,漳浦竹马戏班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沿海各地。据调查,当时整个漳浦县的业余剧团,竹马戏有十八个戏班。其中单单六鳌半岛,一个半岛就八个。他们不单单在本地演出,还到过广东、泉州、金门、厦门。
  清朝初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大量闽南人移居海峡对岸,他们筚路蓝缕,在台湾开发建设。思乡之余,许多漳州人唱起了家乡的民歌。就在漳浦竹马戏班忙着到处演出的时候,上世纪二十年代,漳州“锦歌”结合台湾民间音乐形成的歌仔戏传回了闽南。
  仅仅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竹马戏迅速萎靡不振,许多竹马戏班纷纷改唱歌仔戏。1938年,漳浦最后两个职业竹马戏班宣布解散。1962年,一篇名为《唐宋遗音——竹马戏》的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第二年,中国戏曲学院的一个教授叫刘念兹,又来漳浦调查。随后,漳浦文化部门开始对竹马戏进行抢救性地挖掘整理。此时已沉寂了几十年的竹马戏能东山再起吗?1962年漳浦组织了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整理,到了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又组建了一个专门演竹马戏的民间职业剧团,把当时还健在的老艺人召集到深土乡,时间大概有一个月,教授那些新的,十七八岁二十岁左右的业余剧团演员。经过老艺人的精心调教,这群十七八岁的孩子终于学成可以演出了。
  如今,竹马戏的部分传统剧目得以在漳浦完整地保存下来。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竹马戏像一朵奇葩绽放在漳浦大地,在我们的共同守护下,“中国竹马戏之乡”必将把它一代代地传承下去。(《金浦报》第785期   陈智勇  林惠卿)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