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栽培白芨

您当前的位置 : 漳浦故事       2016-01-14 17:27    来源:漳浦广播电视台    编辑:邱枫    
字体:【

        今年,我县农业局与科技局合力运作,引进国家濒危中药品种白芨的育苗及规模化种植项目。

  白芨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和兰花有几分相似,白色球茎是其最主要的利用部分。因含有优质的胶质蛋白,常被用于缝合的胶布、止血的崩带,白芨在医药领域应用广泛。此外,它还是天然的“美白之王”。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野生白芨急剧减少,濒临灭绝,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当前,白芨的人工繁育技术刚刚起步,市场上商品紧缺,种植前景看好。据介绍,种植一亩白芨产量约1000--1500公斤,按目前每公斤市场价140元计算,将有14万元的毛收入,经济效益较高。

  白芨喜湿向阳,适合沙质土壤,漳浦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它的生长。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日益完善的硬件设施最终吸引了福建合本生物科技公司在漳浦建立基地引进白芨。公司总经理张笑逸说,除了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漳浦有港口,我们生产的植物胶以后出口到欧盟,出口到世界各地都非常方便,所以将来我们会在漳浦建立一个胶质蛋白提取工厂,对农户的产品进行回收加工后再把它出口到世界各地。

  现在,福建合本生物科技公司已成功地培育出白芨苗。在公司的温室大棚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着整理白芨的苗床,在四千多平方的大棚里,苗床上的白芨苗刚刚萌芽。每个苗床都盖着一层塑料薄膜,以便保温保水,保护幼苗。在苗床边,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温湿度计,旁边挂着本子上还详细记录着苗床的温度和湿度。这些被精心管理的白芨幼苗,经过三四个月,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会被移栽到另外一个大棚,再进行炼苗。炼苗期间,同样需要精心培育,等到根须发达了才能移栽到田地里。

  福建合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谢武斌向记者介绍,白芨其实是相对耐旱的品种。前期刚移栽需要给它提供一个水份充足的环境,但成活后,白芨的种植和管理就可以相对较为粗放,无需经常浇水,也不易遭受病虫害,管理难度较低。据了解,白芨的种植,从大棚里移栽到田地,还需要经过大概三四年的生长周期才能收成。

  在另一些大棚里,进入炼秒苗期的白芨苗整齐地在苗床上并排站着。由于即将进入休眠期,小小的白芨苗看起来有些蔫,张笑逸告诉我们,等到明年二月份结束休眠期,白芨苗将会长出新芽,到时就可以移植到地里了。届时公司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进行推广种植。

  据了解,福建合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在漳浦每年生产不低于五千万株苗,种植面积大概可达五千,首批苗预计在明年二月份可以移栽到田地里。届时,我县将成为全国白芨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县份。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