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斯人谁与同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专栏       2016-07-01 09:15    来源:漳浦新闻网    编辑:邱枫    
字体:【

  高登(1104-1158),字彦先,号东溪,漳浦杜浔宅兜人,北宋靖康年间太学生。

  北宋时的太学,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青年才俊,他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朝廷未来的中坚。东海之滨的热血少年踌躇满志,以为从此找到了一条大济苍生之路。1123年的北宋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了。国内,奸臣当道,国力日趋衰微;境外,北方的金国日益强大,对宋朝虎视眈眈。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攻北宋,平常只喜填词作画,寻花问柳,穷奢极侈,荒淫无度的宋徽宗赵佶,在四万金兵长驱直入,兵临城下的时候,仓皇出逃,把皇位和问题都留给自己的儿子。一夕之间,庙堂之上,徽宗变为钦宗,宣和改成靖康。

  面对国家的变故,象牙塔中的太学生无法沉默。

  钦宗即位之后,高登和陈东等太学生多次联合上书声讨蔡京、童贯等朝中奸贼,希望皇上能“亲贤臣,远小人”,赶走外侮,复兴宋室。在金兵进犯,割地求和声四起之时,又是高登和陈东聚集千余名太学生在宣德门伏阙上书,请求皇上恢复已被罢黜的爱国将领李钢、种师道的兵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幸生逢乱世,但乱世更需有人挺身而出,拯苍生于水火、挽社稷于垂危。

  多少个为国忧思、叹息黎元的日子,风华正茂的少年太学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慷慨激昂;又有多少个不眠的长夜,高登,这个来自东海之滨贫寒家庭的热血少年,独自凭栏,一声又一声长叹,拍遍栏杆。君王昏庸,权臣贪生怕死,兼济天下之路如何走?最后,只能在一盏微黄的油灯下坐以待旦,挥涕走笔,一次又一次向君王做无望的祈求。

  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十六日高登上书钦宗皇帝:“臣憨愚不识忌讳。以—布衣之贱。论宰相非才。敢与策名大臣争曲直。臣罪当万死。然臣所以奋不顾死为陛下言者。正以宗社存亡在兹—举。”

  “陛下谓能去小人。臣知小人日进而得志。陛下谓能用君子。臣知君子日迭而遁身。”

  句句披肝沥胆,发自肺腑。一介书生,抨击时政,直言无畏。

  高登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人,又是一个洞明世事的人。热肠挂住,所以他敢以布衣之贱,奋不顾死献言;冷眼看穿,又让他知道现实很难改变,只有越来越糟。

  一次又一次不见批复的上书,一次比一次更为恳切,更为犀利,也更为沉痛的言辞,不畏惧权臣的嫉恨与打压,也不理会庸人的嘲讽与窃笑。

  钦宗在位时间,只有一年零两个月,高登三个月内连续五次上书!

  但是,钦宗和所有的昏庸皇帝一样,听不进逆耳忠言,或许,他听进去了,但有心无力,无法力挽颓局。就像高登在上书中预言的一样,“臣知祖宗数百年之基业必倾覆陛下之手。臣不胜痛哭。臣不胜痛哭……”,内忧外患的北宋王朝,终于在钦宗手中,毁于一旦。

  就在那年八月,金兵围城,国子监生员大都逃离,高登说:君王在,能这样做吗?于是和林迈等人随皇上车驾,在军中服役,没有离开京城。但在金兵退后,曾被高登声讨过的丞相、主和派大臣吴敏指使学官无中生有编造罪名,高登被斥退回乡。

  公元1127年,北宋王朝灭亡。徽宗钦宗同被金兵俘虏北去,父子囚徒受尽屈辱,最后客死异邦。靖康之耻,成为宋人永远无法治愈的伤痛。当时,汴京城内就有驻军30万,北宋王朝却不战而亡!

  高登与太学生陈东朝夕论道,亲如手足,两人一起领导了北宋学潮。后来,高宗听信谗言,斩首陈东。两年后,沉冤昭雪。消息传到漳浦,高登专程往丹阳祭陈东墓,悼诗怀之,长歌当哭——

  男儿倘得死,一死甘如饴,君死逾生荣,我生叹奚为。九原如可作,微君谁与归。

  我生叹奚为?热血男儿不能战死沙场,但也绝不愿苟活于世间,要活,就活得顶天立地,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高登没有长留故乡,很快,他再度出发,开始了自己曲折坎坷的仕途之路。

  南宋绍兴元年,高登被荐给朝廷,在政议堂任职。没多久秦桧任宰相,政见不合,高登愤而辞职。第二年,高登参加殿试,竭诚所见,直所欲言,把自己对国政的看法都毫无禁忌地写出来。考官林叔豹手拿卷子说:新科状元应该是漳浦高登。秦桧为阻高登仕途,指使复考官把文章列入条理错误之类,只任命他当个小官吏。高宗皇帝召阅考卷,认为高登文章盖世,因何金榜无名?便亲自下旨补进士第。于是高登被任令为广州府富川县主簿,审理昭、贺、龚、腾、浔、梧等六州的诉讼案件,兼任贺州县学。高登向囚犯讯察决狱之情,清理积案,纠正冤假錯案,百姓沉冤得到昭雪,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贺州任期满,高登返京,途经广东,正遇新兴县发生千年干旱,导致大饥荒。广东镇帅连南夫征召他代理新兴县令,救济饥民。高登走马上任,见灾情十分严重,马上宣布开仓赈荒,并组织富商捐款捐粮,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开展生产自救。高登在新兴赈灾救活百姓上万人。而且,在新兴民众共同奋斗下,当年丰收胜过旧年。

  绍兴八年高登离开新兴县,百姓夹道送行,依依不舍。回到京城,有太学同学奉劝高登顺水推舟,巴结权贵,高登说,我高某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一心奉公,两袖清风,用什么来讨好权贵?

  高登仕途的最后一站是广西静江府古县,秦桧父亲曾任古县令,秦桧在古县出生,在古县有很多秦桧的亲戚党羽,常常胡作非为。高登到任后,坚决不肯用公款为秦桧之父建祠堂。秦桧党羽欺压百姓,高登发现,一律依法严惩。前宰相赵鼎是秦桧的政敌,贬居潮州,一般官员敬而远之,高登与之一见如故,彻夜长谈。

  在古县,高登大胆地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严禁官吏欺压百姓,依法办案,宽而不徇私情,严不追呼忧民;创办学校,还劝学助读,凡普通人家,有一个学生在学,就可以减免一人税赋;实施养老福利,家里有六十岁以上老人也可免一人税赋;凡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过年时官府还会给他们赠送猪肉。在高登的努力下,古县终于有了一派清明的政治气象,人民安居乐业。

  高登最钦佩的历史人物是汉朝的刘陶,刘陶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刘陶为臣忠肝义胆,知无不言;为官廉洁奉公,一心为民。高登以刘陶为榜样,所到之处,惩恶扬善,一心为民谋利,都成为一方下民的福祉。每次离任,百姓依依不舍。

  在贺龚六州任职期满,百姓数百人联名请求上级让他留任,得不到批准,百姓知道高登为官清廉,一无所有,于是共同集资五十万要赠他,高登无法拒收,于是就把赠金买书赠给县学,并写下历史上有名的《辞馈金》:

  刘君政成俄及瓜,阖境欢谣腾载道。民不见吏犬无声,持以百钱勤父老。嗟我官卑志未伸,于人何德人称好。腾牒当途愿丐留,馈赆交驰杂金宝。天涯百指携空囊,号寒啼饥日相恼。可取无取未伤廉。为念易污惟皓皓。不如买书惠泮宫,聊助贤侯采芹藻。别后青衿倘见思,窗前黄卷宜探讨。(杨毅映)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