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彰显地域特色 打造多元品牌

您当前的位置 : 漳浦故事       2016-09-05 16:29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邱枫    
字体:【

  核心提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中国书法之乡、黄道周文化、两帝师文化……这些都是全国文化先进县——漳浦所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按照党的十八大对建设文化强国做出的战略部署,漳浦正在充分依托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并不断探索漳浦特色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渠道和方法,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逐步建立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的文化市场。

  近年来,漳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着力构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了玩具制造、石材雕刻、影视制作、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剪纸工艺、茶文化等产业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了经济社会与文化协调发展。目前,天时、地利、人和都已齐备,漳浦文化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

  品牌多元彰显特色

黄道周纪念馆迎来各地游客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每个城市都会有自己的文化沉淀,但只有那些拥有独特文化品牌的城市,才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漳浦是我省南部沿海县,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是千年文化古县,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近年来,漳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借助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文化品牌。

  漳浦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置漳浦县至今1330周年,涌现出了开漳圣王陈元光、“一代完人”黄道周、“两帝师”(蔡新、蔡世远)、“蓝氏三杰”(蓝理、蓝廷珍、蓝鼎元)等著名历史人物,孕育了元光文化、道周文化、“两帝师”文化、畲族文化等。漳浦是全省文物大县,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赵家堡、诒安堡、锦江楼、漳浦文庙、蓝廷珍府邸)、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漳浦剪纸、大车鼓、竹马戏、妈祖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个。

  2009年,漳浦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几年,漳浦成立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会、漳浦剪纸艺术中心,在全县建立了30个漳浦剪纸艺术示范点,在15所中小学校及县老年大学建立了剪纸传习所,高少苹、欧阳艳君、陈燕榕、卢淑蓉等多位剪纸艺术家每年义务培训学员达2000人。 2014年,“漳浦剪纸”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15年以来,在福州、厦门举办“记住乡愁·中国民间文化之乡漳浦剪纸精品展”,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漳浦剪纸的传承与创新,增进了剪纸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剪纸创意文化产业发展。

  漳浦是国家优秀旅游县,拥有丰富的滨海风光、人文景观、自然生态、特色美食等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极大提升了旅游的内涵和品质,旅游也为漳浦特色文化品牌的培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漳浦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原中央苏区县”,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蔡新故居已成为漳浦廉政教育基地

  多措并举打造提升

  一个个文化品牌的背后,是良好的文化生态、肥沃的文化土壤。漳浦在打造文化品牌上突出重点亮点、体现地域特色,持续打响了道周文化、“两帝师”文化等历史文化品牌,全力打造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文化艺术品牌,以品牌效应辐射带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全面发展。

  加强组织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为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漳浦成立了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会、黄道周书画院、漳浦书画创作交流中心等各类机构和文化群团组织,并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8人,省书协会员78人。剪纸艺术人才、道周文化研究人才、漳浦书法艺术人才,呈现出良好的人才结构和发展后劲。

  2013年10月13日,漳浦“智慧人生教育讲堂”首期培训班举办,并持续深入开展至今,已有8000多人次的干部、医生和教师在这里接受培训,让久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漳浦大地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加强文化普及,壮大文化群众基础。大力推动特色文化群众化、普及化,为文化品牌发展营造浓厚氛围、夯实群众基础。在中小学校和县老年大学建立剪纸艺术示范点、剪纸传习所。将道周文化、道周研究融入文艺创作成果、群众生活中,连环画《黄道周》和长篇历史小说《黄道周》更是作为校本教材走进全县各中小学校。通过开展书画“五进”活动和开办青少年学生书法培训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书法艺术氛围。

  加强资金保障,优化文化发展环境。设立漳浦剪纸专项扶持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15万元,用于剪纸艺术家工作室的发展;引进唐郡漳浦文化创意村、府前唐文化街区等文化产业项目落户漳浦,打造漳浦剪纸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整合资源,将文庙内的文昌阁规划为漳浦剪纸交易、展示平台,把漳浦剪纸产业做大做强。大手笔投资建设黄道周文化公园,修缮黄道周纪念馆,完善道周故里文化的硬件设施;排演的芗剧《黄道周》,参加福建省戏曲汇演获得剧目一等奖等多个奖项,通过开展巡回演出,使得道周文化家喻户晓。县财政把书法艺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盘子。三年来共拨付专项活动经费近300万元,为培育书法文化品牌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闽台书画名家邀请展在漳浦举办

  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出版发行《漳浦剪纸选集》等作品集,举办“记住乡愁·中国民间文化之乡漳浦剪纸精品展”等一系列剪纸展览活动,打造剪纸艺术交流平台。鼓励支持陈秋日等剪纸艺术家先后到德国、毛里求斯、泰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宣传推介漳浦剪纸。2015年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福建·漳浦)道周文化学术交流研讨会”“道周书风”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扩大了道周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与河南固始、中国台湾联合举办“海峡两岸三地书画联展”,与宁夏彭阳联合举办文化交流周活动,多层次、多方位展现了漳浦文化品牌的深厚底蕴。

  创新引领推动发展

竹马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影响广泛

  正是基于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信和充分自觉,漳浦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坚持立足自身资源、做好结合文章、培育特色品牌。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县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县委宣传部,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在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健全文艺精品创作成果奖励机制,激励广大艺术创作者不断提升创作水平,多出精品力作,打响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中国书法之乡”品牌。

  抓紧抓好阵地平台建设。加快县文体中心、“一场两馆”等文化场馆建设,为文化普及、文化发展提供保障。进一步激活漳浦非遗保护中心、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会及漳浦书画创作交流中心等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宫及乡镇文化站、艺术培训中心等基层阵地建设,推动特色文化广泛普及,为培育特色文化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漳浦畲族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浓郁

  推进文化品牌纵深发展。把培育文化品牌与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推进文化品牌建设向纵深发展。要做好全县文化产业规划,加快剪纸、书法作品市场培育,延伸拓展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唐郡漳浦文化创意村等特色文化重点项目建设,尽快打造集创作、培训、鉴定评估、展销、拍卖为一身的综合产业园,增强文化品牌发展后劲。

  加强文化交流和宣传推介。借力农博会·花博会、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论坛等平台,多形式、多角度宣传漳浦特色品牌文化。加强和扩大对外交流,鼓励组织一批较高水准和潜力的剪纸、书法艺术家走出去,参与各地较高水平的展览活动,多学习交流。利用漳浦在外名家的人脉资源,请进名家来采风创作,增进交流与互动。举行大型展览,扩大对外宣传。同时,加强文化品牌与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与国家4A旅游景点融合,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推动发展。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