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拔穷根” 贫病夫妻喜迎新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专栏       2017-10-16 16:43    来源:漳浦新闻网    编辑:邱枫    
字体:【

  漳浦新闻网讯(陈丽萍 通讯员 吴秋红)10月11日,记者走进绥安镇大埔村,来到贫困户林来生家。

  “这是村里为我家通电专门立的电线杆,经过第四根电线杆再一个左拐,就是我的新家……”听说家里来了客人,林来生顾不上一身灰尘,从工地赶了回来,满脸笑颜,向记者介绍他的新居。他说,今年中秋,是他们一家过得最“明亮”的团圆节。

  林来生搬出风扇,热情招待来访者

  记者还在疑惑林来生缘何用“明亮”一词时,他回忆起过去十几平方米的破旧土房子,不禁唏嘘,“除了卧室和厨房,土房子连大厅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家具了。”据林来生介绍,二十几年来,一家四口都挤住在唯一的卧室里,而已经裂了一道缝的厨房,不仅要置放务工用具,夜间还要关养家禽。林来生一家平常少有亲戚来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只能在厨房招待客人。如今几个卧室干净整洁,厨房安上了燃气灶和抽油烟机,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家具一应俱全,篱笆墙外的荔枝林还能放养家禽。“这里比土房子好了一百倍!”林来生不止一次高兴地告诉来访者。

林来生向笔者介绍过去居住的土房子

  据介绍,林来生母亲年迈,儿子缺乏劳动技能、生活较无斗志,妻子患轻度精神疾病、去年又因车祸尾骨受伤,这使得本就贫困的生活更为窘迫,这一家的收入仅够维持日常开支,根本无力建新房。村书记翁坤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组织村两委会开会商量解决林来生一家的住房问题。

  面对林来生家的种种困难,翁坤林为林来生家拟出脱贫计划:要脱贫,先盖房。2016年初,在村两委的奔波下,盖房的选址问题终于解决,首先要过的就是电路、水路、道路这个“路坎”。为方便建房过程中的建材运输及林家日后的交通,村里出资将通往新址的路由原来的“羊肠小径”拓宽成2米多宽的道路。针对新址尚未通水通电的问题,村干部协调各相关部门,在沿路立了4根电线杆、拉上100多米的电线,解决林来生家的通电问题,并从岩山引水解决其用水难题。

  建房中还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资金短缺这个“钱坎”。彼时恰逢2016年度造福工程补助工作正在开展,村两委立刻行动,帮林来生申请为造福工程的补助对象户之一,并最终获批18000元的建房补助款。但这还不够,鉴于林家的特殊情况,村两委经开会讨论通过,再由村财支出32000元作为特困户扶持款,一举迈过“钱坎”。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林来生家在2016年底住上亮堂新居。

林来生向笔者介绍其宽敞新居的厨房与餐厅

  跨越“钱坎”还有一道“心坎”。帮扶干部深知,扶贫更要扶志,让贫困户学会自力更生,才是精准扶贫的根本。面对林家儿子的不振,村两委干部轮番做思想工作,鼓励其与父亲一起扛起家庭责任,介绍父子俩到附近工地当泥水工人,俩人每天能拿到近300元的工资。一家人勤俭节约,如今,建房期间向亲戚朋友借的欠款已大部分还清。“这屋子宽敞亮堂了,全家心情也开朗了。把剩下2万多的债务还清,再给儿子娶个媳妇儿,这日子就圆满啦……”林来生的笑意里含着希冀。

  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大埔村做好精准服务,跟踪管理,实行一户一策,通过民政救助、产业帮扶、解决就业、造福工程补助等举措,真正让受助户称心满意。据了解,绥安镇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造福工程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去年以来,已实现100户、304人脱贫,目前未脱贫的还有49户、154人,力争今年实现全面脱贫。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