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陈伟琳扎根畲乡18年行医之路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专栏       2016-09-27 15:51    来源:新华社    编辑:邱枫    
字体:【

  新华社福州9月27日新媒体专电题:畲乡村民们的“家庭医生”:80后陈伟琳扎根山村18年行医之路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宋为伟林凯颜之宏

  “一个电话,不管什么时候,小陈医生都会赶到家里来看病。”在福建省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后溪村,村民们这样评价村医陈伟琳。后溪村超过900户家庭的3600多人的健康问题,全靠陈伟琳一个执业医师张罗,许多村民都戏称他为“家庭医生”。

  由于村里经济条件有限,陈伟琳给村民配药只收成本价,甚至自掏腰包为畲乡村民开处方。村里毕业的“文化人”大多选择了去城市发展,陈伟琳却选择了留下,而这一留,就是18个春秋。

  赤脚医生“老子”与乡村医生“儿子”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四岁时的陈伟琳就能背诵老中医创作的《汤头歌诀》。受父亲的影响,陈伟琳在幼年时即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凭借天资,他在六岁时就能将包含300余方中医常用方剂的《汤头歌诀》倒背如流。

  父亲陈启惠是陈伟琳在从医道路上的启蒙老师和领路人。陈启惠1968年从龙溪卫校(漳州卫生学校前身)中医专业毕业后就在湖西畲族乡卫生院做一名医生。时隔三十年后的1998年,陈伟琳从漳州卫生学校的西医士专业毕业,成为后溪村唯一一名执业医师。

  从小在家受父亲有关中医学的熏陶,在学校又受过西医学的专门培训,陈伟琳成了名副其实的“中西医结合”。事实上,去卫校读书前,陈伟琳曾因为读中医还是西医犹豫过,父亲陈启惠坚持让他去读西医,因为在父亲眼里,“西医能救急,对于一些农村常见的急性病,西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此之外,“救死扶伤”也是这个村医世家代代相传的祖训。2004年至2011年的七年间,后溪村下的南山自然村一位高龄村民患上了糖尿病足,陈伟琳每天需要往返两三趟为病患清洗伤口。2006年恰逢台风季,洪水将去往病患家必经之路上的一座桥梁摧毁。在接下去的两年时间里,陈伟琳不得不每天涉溪通过。有时候溪水实在太急,陈伟琳就得绕道7公里多的山路前往。

  “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病患,是一个医生的本分。”陈伟琳每一次出诊都谨记父亲对他说的这句话。当畲乡所有的年轻人都在谋划着往外走的时候,陈启惠却坚定地将儿子留了下来,“我在畲乡做了一辈子赤脚医生,对这片地头感情最深,这小子也是畲乡的儿子,今天有了文化,更应该留在这里!”

  村民们的“家庭医生”

  “哇哇!”还没进陈伟琳的诊所大门,就听见一阵接一阵的小孩哭声从里面传来。村民陈江华带着自己21个月大的孩子来诊所就诊。为了哄住孩子测体温,陈伟琳几乎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又是扮鬼脸,又是哼小调,最后拿出一个布林,总算是让孩子消停下来,乖乖量了体温。

  “小陈医生就是我们的‘家庭医生’,我们家几代人都是在他们这里看病的,有时候小孩半夜发烧,一个电话就来了。”提到小陈医生,陈江华感到特别亲切,“凌晨两三点过来看一次,早上天亮了他还要再来复查一次。”这样的待遇,几乎每户受访村民都经历过。

  蓝美娘今年已经86岁高龄,由于罹患冠心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行动不便,陈伟琳每周都会提着药箱上门问诊一次。记者随着陈伟琳上山问诊,上山的路并不好走,秋天的蚊子像“轰炸机”一样猛烈地向记者发起进攻,不到五分钟的时间,记者的身上已经被咬了17个大包,而陈伟琳对这一切似乎早就习以为常,“蚊子都认识我了。”陈伟琳打趣道。

  在一栋破败的房屋里,除了一盏8瓦的电灯,房间里很难看见其他像样的电器。蓝美娘躺在床上,哼哧哼哧地喘着粗气,陈伟琳简单地收拾了下房屋,便开始细心地为老人家号脉听诊。“她就是我的儿子!”蓝美娘的闽南话通过当地村民翻译成了普通话,惹得记者和陈伟琳哭笑不得。“这是给你带的八宝粥,你看着,这样开……”陈伟琳还随身给老人带了一箱八宝粥,手把手地教她怎么打开易拉盖。

  “药已经那么便宜了,你还那么客气带这么多吃的来,我怎么好意思!”蓝美娘坐起身来,一边摆手,一边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陈伟琳驻村行医的这些年里,平均每天他都要出诊四五次。18年间,陈伟琳累计出诊24800多人次,其中经诊治或转诊的危急重症患者600多人次,义务为老年人体检5100多人次。同时,他还为村里的临终老人进行人文关怀340人次,免费发放健康教育材料16000多份。

  用一腔“热血”温暖他人生命

  自2003年起,陈伟琳踏上了自己的无偿献血路。37本献血证,115200毫升的总献血量,仿佛像传奇故事一样在村民中流传开来。在陈伟琳看来,医生不仅要靠自己的技术专长来帮助别人,更要用直接有力的形式为他人的生命做些什么。

  “之前在全科医生的培训班上,看到一些血液病患者痛苦的经历,我就下决心把无偿献血搞下去。”目的很简单,陈伟琳就是想用自己的血来减轻别人的病痛。无偿献血在农村地区还没得到正确认识,许多村民将献血看成是有害身体的“自残行为”,陈伟琳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驳斥这一说法。

  2006年11月,陈伟琳第一次参与了应急机采血小板的捐献,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也正是从那时起,陈伟琳由捐献全血“升格”为捐献血小板。短短十年间共捐献机采血小板80次,陈伟琳所贡献的血液总量可以流满24名体格健壮的成年人身体。

  13年的献血历程,陈伟琳一直瞒着自家人。直到记者前去采访,双亲依旧不知道陈伟琳的献血总量是多少。“一直觉得献血对身体不好,所以我不允许他去献。”母亲蓝素英告诉记者,“直到后来有人跑到我这儿来说‘你儿子要去漳州开表彰大会’,到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他一直背着我们在献血。”陈伟琳的床头放着一床空调被,上面还印着用于表彰陈伟琳献血事迹的“奖”字。

  “和生病的人相比,我们是健康的,是幸福的,如果我们再不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的幸福就会显得毫无意义。”还没聊上两句,陈伟琳又接到了村民需要出诊的电话,背上药箱,跨上那辆早已破旧的摩托车,“家庭医生”陈伟琳再次出发。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