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漳浦·金未来 发展生态旅游 唱响“浪漫之都”

您当前的位置 : 生态旅游     2017-03-16 09:44    来源:漳浦新闻网    编辑:邱枫    
字体:【

  漳浦新闻网讯(通讯员  洪锦城  本网记者  薛敏灵)漳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建县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千年文明古县,素称“金漳浦”。该县四时花开,八节果香,有“鱼米之乡”“水果之乡”“花卉之都”“中国茶文化镇”等美誉,生态旅游发达,曾荣获“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百大目的地”“中国最具特色文化休闲旅游胜地”“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等称号。近年来,漳浦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着眼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新城”,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唱响“浪漫之都”进行曲。

威惠庙 蓝智伟 摄

  整合生态资源培育特色旅游

  打造集娱乐与休闲度假功能为一体的滨海旅游带。依托福建沿海大通道沿线黄金旅游地带,充分利用交通辐射优势,发挥沿线景区串联作用,以滨海休闲旅游度假为主要特色,以滨海和海岛观光休闲旅游、滨海海岛高端休闲度假体验、滨海海岛参与性体验为主题,重点建设不同谱系的滨海与海岛休闲度假风情体验项目,开发滨海观光、火山探秘、地质科考、休闲度假、自驾露营、海丝文化等主题产品。突出海洋文化内涵,以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的林进屿、南碇岛等无居民海岛进行探索开发,策划与岛屿相匹配的旅游活动项目。同时,充分借鉴县内外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优良(海)岸线开发利用,打造大旅游圈区域平台,促进漳浦生态旅游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加快生态休闲、乡村体验、体育养生、文化演艺等高端旅游产品建设。开发复合型旅游产品,策划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真正做到旅游惠民、旅游富民。依托台湾农民创业园、花卉集散中心等国家、省、市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农业科技展示、农耕文化体验、农林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产品,发展现代农业旅游、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和科普旅游;依托景区拓展基地、生态驿站、休闲绿道,建设山地海洋运动旅游休闲基地、温泉休闲养生基地等,挖掘和培育野外拓展训练、景观科考探险和垂钓、潜水等新兴户外运动;依托红色旅游景区,引导中小学生参与红军小指挥员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同时,重点加强对宋代古城赵家堡“五里三城”旅游项目开发,把赵家堡旅游项目开发利用与保护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力争成为漳浦县旅游产业另一主打品牌。

白鹭森林公园 吴瑜琨 摄

  打造品牌形象发展智慧旅游

  目前,漳浦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1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5个、省级观光工程1个、省级十佳文明旅游景区1个、闽台修学旅游体验基地1个。为创新旅游宣传,打造品牌形象,漳浦县采取政府主导牵头、旅游企业联力的有效举措,加大旅游产业对外宣传力度。

  建立部门联合推广营销机制,在文化交流、外事活动、招商引资等活动中,共同宣传推介漳浦旅游品牌。拓宽旅游营销渠道,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旅游合作,大力拓展旅游市场。根据旅游资源特色和区域分布特点,集中力量打造滨海度假、人文宗教、生态温泉、乡村休闲、红色怀旧五大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推介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利用多种传媒方式来扩大漳浦县知名度,打造“花样漳州·锦绣漳浦”线上线下并举的推广营销平台。建立新颖、特色、迎合市场的旅游网站、微信平台,开展网络新媒体营销。抓好旅游整体形象营销,策划编辑出版、制作不同形式、更加优化的宣传作品,树立鲜明的漳浦旅游形象,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以节为媒,积极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使之成为规格高、辐射广、吸引力强的旅游营销平台和旅游形象窗口。加强全县智慧旅游发展的规划和实施,加快建设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开展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等试点,推进重点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实现无线网络免费覆盖,提升旅游管理、服务、营销的信息化水平,以“互联网+”模式带动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有针对性地开发客源市场,招徕客人。

县城夜景 邱志民 摄

  创设一流环境打造人文旅游

  “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漳浦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仅依靠各方面硬件措施擦亮生态旅游品牌,而且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创设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

  转变旅游业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注重提升旅游整体接待水平。增加旅行社数量,力促培育A级旅行社,提升接待能力;加快高星级饭店项目建设,提升旅游饭店的档次。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游客咨询、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和自驾游应急救援系统,加快推进旅游集散中心、“最后一公里”旅游公路、旅游直通车、自驾车露营地、旅游信息咨询平台等工程,建立“快进慢游”的全域化便捷交通服务体系。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建设综合性旅游购物商场和一批休闲娱乐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实体开发旅游商品,重点开发精美、便携的特色旅游纪念品、美食休闲产品、民间工艺品、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加大旅游教育培训投入,加强同省内外高校、著名旅游企业的合作,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一批旅游高级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一线紧缺专业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懂外语的导游队伍,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引导和培育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发展壮大。加强行业管理,通过相关行业协会倡导文明诚信经营,让旅客游的放心、玩的舒心。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