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2020年成为家庭关系修复年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专栏       2020-04-27 16:45    来源:漳浦新闻网    编辑:郑艳梅    
字体:【

  2020年伊始,疫情汹汹来袭。最初,出于防抗疫情的需要,大家纷纷响应“少出门、不扎堆、不串门”等措施进行自我保护,此时,我们和爱人、家人以前所未有的时长,在封闭的空间里持续朝夕相处。时间一长,家里本身存在的问题逐渐集中暴露出来,令彼此间的关系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多数家庭在磨合中趋于更稳定、亲密、快乐。部分家庭则出现各种问题:家庭成员情绪狂躁、抑郁的;成员之间为琐事争吵不断的;发生家暴、自伤自残事件的……

  细究其原因,疫情之前,大家各自在生活、工作、学习空间上有一定距离,加上共处时间有限,隐藏和弱化了许多矛盾点。当常规生活方式被突然打断,高度密集的持续相处带来的疲惫劳感,空间封闭带来的窒息感、疫情影响带来的畏惧感,对心理承受力弱的人而言,这些负面情绪容易叠加,并导致抗压能力降低。

  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受经济压力刺激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企业停工停产,商铺关门歇业,社会经济停摆,个人生活压力倍增。这些压力积蓄到一定程度,心灵不堪重负,需要一个突破口宣泄,于是,当事人不由自主地将焦虑转嫁到离自己最近的家人身上。家人之间的絮叨和怨怼、亲子之间的监管和逆反,都是火药桶的导火线,所以部分家庭会出现争吵、动手甚至发生伤亡悲剧。

  如今国内疫情形势逐渐缓和,那么,疫情之下,夫妻之间、亲子之间该怎么相处,出现伤痕甚至裂痕的家庭关系如何修复等家庭问题、心理问题也越发值得反思和重视。

  疫情之下,该怎样改写“相杀”为“相爱”呢?

  养成平常心。

  过高的期望值、过高的要求、过苛的细节,是首要面对的问题。摆正心态,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要有“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乐观,要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释然。对家人,言谈间少一些苛责,多些感谢、鼓励和肯定,既让对方感受到你的重视与关怀,更能提升其行为处事能力。

  温暖的话语,不仅能浇熄怒火,还能滋润心灵。一般而言,凡事牢记:生命的安全健康、和睦的家庭关系比事件本身重要。

  学会换位思考。

  换个角度看风景,风景千差万别,人和事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尤其是至亲的人,相处可以随意些,但不可忽视和欺凌伤害,更切忌“双标”,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面对要求、指责和误会,凡是不违背大是大非的,主动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以诚挚化解隔阂,让时间验证真心,交流融解误会,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自尊和个性,不依不饶、不退不让、不罢不休。

  及时干预心理危机。

  身处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经受这样那样的心理考验,都在承受这样那样的心理压力,也都需要相对应的心理处方。尤其对于家庭关系、亲子教育来说,更需要观察了解,发现严重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危机,要及时介入,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当家人突然表现出反常的冷淡自闭、亢奋愤怒、沉默低迷或悲观绝望时,不要忽视,更不要轻率指责埋怨。此时,适宜主动询问、耐心倾听,或者旁敲侧击观察了解,哪怕一时化解不了问题,至少先让对方感受到温暖的力量。必要时尽早到权威的心理医疗机构就医,寻求更有效的疏导与药物等专业帮助,防止情况出现消极恶化。

  分担家庭责任。

  每个家庭都有里里外外的各种事物需要面对,经济的、家务的,个体工作的、学习的、人际关系的等等。

  一家人之间,在家庭事务上多些分工合作,每个人都分配有各自力所能及的任务,不仅培养责任感,更能促进被需要的获得感、成就感。同时,也适时组织一些共同的活动,在活动中调节家庭生活氛围,挖掘出彼此更多的优点,加强联系、增进感情。

  当然,以上都是一时应急的治标不治本的法子,真正防患于未然,从根源上更有效降低争端风险的,还是须重视个体从小的人格与品质的培养与完善。在大是大非面前,原则底线不能失守。

  家长要真正自我认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尤其是身教重于言教。大人不经意间的话语褒贬、态度冷暖,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至关重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提供给他什么样的土壤和营养。细化了说,就是从小抓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在生活活动和学习过程中,点点滴滴养成尊重他人、遵守公序等道德品质,养成自主自立、自觉自愿的生活学习能力,养成不攀不附、不纠不缠的良好素养,这些都是有益于面对各种纷杂人生际遇和特殊情境的特质。

  一家人,要相互理解信任,彼此珍惜扶持,相亲相爱、不轻言弃,共同迎接人生的挑战,共创美好的家庭生活。(邱枫)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