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顺:余甘之乡的“开路先锋”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专栏       2021-06-21 17:07    来源:漳浦新闻网    编辑:张玲玲    
字体:【

  本网讯(柯智勇 林志鑫)张金顺,党龄52年,今年76岁,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至1979年任赤土公社溪东大队党支部书记,1975年和1978年先后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1979年至1983年任赤土公社宣委;1983年至2001年任漳浦县眉力林场书记;2001年至2003年任漳浦县石坑林场书记兼场长;2003年直至退休任湖西乡林业站长。

  位于“余甘之乡”--赤土乡东部的溪东村是漳浦县目前最大的余甘产地,这里的余甘产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离不开老党员张金顺多年的探索和坚持。

  近日,老党员张金顺又带着村干部与果农一起到溪东村的余甘林,查看今年余甘的长势。虽然年过古稀,也退休多年,但张金顺心里依旧挂念着村里的余甘产业,时不时就会到余甘林走走看看,为村里余甘产业的发展提提建议、出出主意。他说,35年前,自己就与余甘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6年初次引进余甘苗种后,张金顺凭借着多年从事林场管理的经验,带领村民进行嫁接试种,一步步摸索余甘的培育方法,改良种养模式,最终在村里的荒山上成功种植并喜获丰收。而后几年间,张金顺一直不遗余力地在全村推广余甘种植,手把手帮村民将余甘果树种上山头。他深知,这是一条能让全村致富的特色产业路子,作为一村曾经的领头羊,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应该挑起这份担子,哪怕这条路走下去困难重重。

  全村余甘遭遇病虫害期间,张金顺坚持亲力亲为,每天上山对害虫啃食的果实认真观察研究,记录试用农药的数据和效果。经过他大胆的设想和摸索,试验的防虫害药物很快显出效果,病虫害得到有效治理,村里的余甘也在次年重获丰收。

  除了让村民学会余甘的种植管理,如何拓宽全村余甘的销售渠道,如何保障余甘产业的长期收益,都是张金顺日思夜想的课题。

  在张金顺的带领下,溪东村开始尝试引入蓝带、玻璃甘、小甜白、丙甜甘等近十种优质品种,改变以往余甘品种单一的局面。不仅如此,他还带领村民对余甘生果进行深加工,陆续推出腌制的咸余甘,带糖汁的甜余甘,烘焙的余甘果干,生榨的余甘汁……极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溪东村的余甘产业也逐步走向多样化。

  如今,溪东村大部分山地都种上了余甘,每逢秋收季节,串串余甘挂满枝头,村民忙着采摘,商人忙着收购,由这里出品的各种余甘产品不断走向市场,成为漳浦家喻户晓的一大特产。凭借着余甘这一支柱产业,溪东村顺利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初尝酸涩、回味甘甜”,用张金顺的话来说,共产党员的一生就应当像余甘的滋味一样,在艰难困苦中探索历练,帮人民收获幸福甘甜。如今他人老心不老,依旧为溪东村发展建设默默奉献,持续发挥余热。而他身为老党员的“先锋”精神,也鼓舞着后辈们砥砺前行。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