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新闻网讯(通讯员 徐宝朵)11月9日,漳州市爱卫办组织专家对漳浦县2015—2017年创建“灭蚊、灭鼠、灭蟑螂、灭蝇”先进城区达标进行考核。


考核组通过听取汇报、查资料和现场随机抽查形式对县城区范围内的重点单位、一般单位、居民户、垃圾存放容器、垃圾中转站、垃圾运输车、公厕、市场和外环境进行密度检查。考核组充分肯定我县3年来创建先进城区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同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的建议。
据悉,三年来,漳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将除“四害”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县爱卫会按照县委、县政府对爱国卫生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在市爱卫会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全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和《福建省除“四害”达标管理办法》,围绕除害防病工作,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除“四害”工作,全县城区“四害”密度达标,有效遏制了禽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卫生保障。
据统计,三年来,共集中组织培训90场,培训投药员1900多人次;共清理垃圾360吨,投放鼠药12000公斤,蟑螂药1600公斤,粘蚊蝇3万对;参与人数达到4500人次,参与部门270个,消杀面积348平方公里,每年均开展对城区鼠、蚊、蝇、蟑密度监测,达到了国家爱卫会颁布的《鼠、蚊、蝇、蟑螂控制标准》;通过漳浦电视台播放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宣传与除害防病公益广告30多次,同时还组织志愿者开展上街头、进社区、入居民户发放宣传单8万多份;县城区每年至少投入除“四害”工作经费50万元,三年共投入除“四害”工作经费180万元。
下阶段,我县将以此次督查为契机,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强整改,切实把除“四害”作为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完善组织,加强管理,不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除“四害”工作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降低“四害”密度,为完成2019年全县创卫工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