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孔吹唢呐、顶碗、踩壶、踩鸡蛋、木偶转碟、肚子顶钢刀,还有最炫的“演金”一百零八般绝活……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漳州非遗项目,漳浦剪纸、浦南古傩、疍民习俗、漳州布袋木偶戏等一同受邀参加“漳州非遗进三坊七巷”活动。在众多精彩的表演活动中,来自漳浦佛昙镇后许村的“绝活世家”华丽上演,赢得了现场观众接连不断的掌声和叫好。人们不禁惊叹:曾经一度消失在大众视线的这些民间传统技艺,现在又复活了!其实,“绝活”不曾“绝”,正所谓“高手都在民间”,“绝活世家”早在上个世纪就在漳浦家喻户晓,他们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民间表演技艺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不但保留得很完整,而且加以创新和发展,真是又“绝”又“活”。
绝活开创者陈木火:师出名门
众所周知,漳浦佛昙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文化艺术氛围尤为浓厚,这里是闻名中外的木偶大师杨胜的故乡,而大师杨胜正是“绝活世家”第一代人陈木火的姨父。
陈木火于1945年出生,自小跟随在杨胜老师傅身边。在大师的潜移默化之下,聪明伶俐的陈木火11岁就自创了“鼻子吹唢呐”的绝技。据了解,陈木火是在一次偶然的练习中觉得用鼻子吹唢呐好玩,才开始不断地反复尝试和训练,经过几年的摸索,终于练就了“鼻子吹功”,而且吹得有板有眼。刚开始学习“鼻子吹功”这门技艺时,因为气息调节不畅,鼻子总是吹不响唢呐。后来,他灵机一动,便用竹管在装满水的水桶里练吸气,有时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常常废寝忘食,腿脚都蹲麻木了。虽然有时免不了会练到鼻子出血,但他仍矢志不渝。“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还是掌握了“鼻子吹功”这门超难的技艺。随着吹法日益精进,他吹奏的姿态可谓灵巧多变,吹出来的曲子又响亮又迷人,围观的群众常常赞叹不已。
陈木火除了掌握拿手好戏“鼻子吹功”外,胡琴洞箫、铁板铜琶之类的演奏更是手到擒来,样样精通,成了陈氏“绝活世家”的开创者。

陈木火结婚后,育有三儿三女。在他不遗余力的教育和培训下,儿女们从小就会表演各种“绝活”,个个不但学会了吹拉弹唱,还练就了拿手好戏:长子陈辉平擅弹月琴;二儿子陈忠平“踩壶轻功”“鼻子吹功”堪称一绝;三儿子陈平山吹箫抚笛;女儿陈月珠一手木偶绝活更是赢得许多观众的赞赏……“我们一家子一有空就会围坐在一起,各人亮出拿手好戏,吹拉弹唱,其乐融融。如果一家子将所有绝活演一遍,大家可以看上几个小时。”陈忠平笑着告诉笔者。

传承代表陈忠平:推陈出新
在陈木火的带领下,“绝活世家”经常受邀到各地去演出,而且每次演出都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因而,他们的名气越来越盛。虽然老爷子于2013年去世了,但是“绝活”不但在儿女们手中完整地传承了下来,还在后来得到创新发展。其中,女儿陈月珠的木偶“绝活”,吸收了杨胜大师的表演精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表演水平,成为杨胜大师木偶表演艺术的第三代传人。现在,她自办的漳浦县佛昙镇石门木偶剧团,经常在八闽大地乃至东南亚一带演出,深受广大木偶爱好者的喜爱和赞誉。而陈月珠的二哥陈忠平,作为“绝活世家”第二代传承代表,更是把各式各样的“绝活”演绎得精彩绝伦。

近日,笔者走进陈忠平的家,展现在眼前的是琳琅满目的民间乐器:二胡、月琴、大广弦、竹箫、笛子、锣、钹、大鼓、唢呐等,十来种乐器有如十八般兵器,一字排开,小小房子如同“民族乐器博物馆”。据了解,陈忠平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就对民间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天资聪明的他看到一项就想学一项,学一项便精一项,现在他已掌握了二胡、笛子、月琴、扬琴等多种乐器演奏。此外,更让人叫绝的是,他在父亲教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绝活”,研究出“演金”一百零八般招式。据陈忠平介绍,所谓的“演金”,就是借助传统的金属演奏乐器来进行各种各样的技艺表演,包括“踩壶轻功”“鼻子吹功” “狮咬球”“抱佛印”“带钵起竹”“过五指山”“过五官”“双接竹”“咬钵”“上大人”“软竹”“单抽”“虾蛄戏钹”“树叶吹奏”“木偶绝技”等等,这些绝活技艺不但丰富了“绝活世家”的表演样式,而且难度更大、表演更精彩。


“艰难险阻,玉汝于成”。在辛勤的耕耘下,陈忠平的绝活技艺终于开花结果,他应邀参加过数百场演出,2004年参加“首届八闽绝活大比拼”荣获一等奖后,福建省文体局授予“福建省漳浦陈氏绝活世家”荣誉称号;还曾经登上央视3套,成为星光大道2011年年度总决赛第六场的特约助演嘉宾;2012年,跟随福建省文化交流团到台湾台中,参加“闽南台中庙会”;福建海峡卫视“张帝两岸行”栏目曾推出“寻找漳浦绝活高人陈忠平”……一时间,“绝活世家”声名远播,越来越多地走进百姓的视线里。
“绝活小子”陈泽毅:别开生面
出名后,为了不让“绝活”成为“绝”活,陈忠平更多的是寄希望于年轻人,把“绝活”传承和发扬下去,让百姓能够一直看到这些喜闻乐见的技艺。在他众多的高徒中,就有他的儿子陈泽毅。

说起陈泽毅学艺,还有些曲折的故事。他读小学的时候就想学习这些绝活,但是怕影响到学习,陈忠平一开始并不怎么乐意教他。但是当父亲在教授学徒时,聪明的小泽毅一有时间就在一旁偷偷观察,慢慢琢磨,久而久之,他居然学会了很多“绝活”,功夫比那些专业的学徒还了得。陈忠平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就不再阻止他学习了。几年以后,小泽毅的技艺突飞猛进,小学未毕业就跟随陈忠平登上了舞台。
上大学以后,陈泽毅又经常参加学校的节日演出,转茶杯、转碟子、虾蛄戏钵、踩火柴盒、踩鸡蛋……各种绝活总是被他演绎得精彩绝伦,成了学校里名副其实的“功夫明星”,拥有众多粉丝。秉承着仁爱之心,陈泽毅一有空闲,还会到各地参加公益演出,把绝活和欢乐带给山区里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2014年他荣获“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百强大学生;2015年荣获福建省励志先锋荣誉称号。
从人们叫他“小泽毅”,到称呼他“绝活小子”,一转眼过去了将近二十年,而这二十年间对陈泽毅来说,一路走来充满艰辛。“练绝活,是既辛苦又危险的事情,一不留神就会满身伤痕,但是这些绝活都是老祖宗一代又一代琢磨出来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希望能传承下去。”“绝活小子”陈泽毅说话时,眼神充满了坚韧与毅力。(洪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