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新闻网讯(洪锦城)近日,漳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林建东向笔者微信传来了一张老照片。据林建东介绍,今年初,他随从研究会会长陈瑄以及其他三位研究会成员,前往福州看望革命老同志赵孟如、萧岱夫妇俩。现年94岁的赵孟如和87岁的萧岱,是当年解放漳浦县城的两名战士,后来结为伉俪。在与来客融融谈话间,赵孟如回忆起往日的峥嵘岁月,激动之余,夫妇俩就叫女儿从家里墙壁上取下一帧镶嵌着木框的旧照片,并兴致勃勃地讲述起它的由来。

原来,这张照片背后隐藏着一件不平凡的故事。持有这张照片的主人赵孟如,1924年出生于福州,1948年于国立厦门大学机电系毕业后,曾到省立厦门中学(现在厦门一中、五中前身)任教,后来建立地下闽西南党支部,组织上委任他为书记,党支委有他的学生郑光星、陈国俊、团员萧岱。那时候,因为地下党组织屡遭破坏,组织上安排他们四个人于1949年4月底5月初期间前往靖和浦苏区帮助当地壮大队伍。经过长途跋涉,这四个人按照原计划先后来到漳浦石榴车本尪仔石山,在苏区领导卢叨同志的带领下教育、学习、操练。从那时候开始,他们正式接受游击部队的战斗生活。同时,赵孟如和陈国俊去还负责训练一群新来参军的农民。不久,他们四人又被派到漳浦工作团。赵孟如、萧岱在上组,住石榴龙岭;陈国俊在下组,住石榴岭后村,和他同组还有许金全,琴仔,都是本地人。郑光星被安排在平和。晚上,他们经常在当地人吴炳坤的带领下下山到石榴象牙庄、石榴坂一带悄悄向群众开展宣传活动,当时赵孟如不会讲闽南话,萧岱当翻译;白天,他们则回山上。在他们的宣传教育之下,通过陈国俊联系,漳浦县有很多青年学生纷纷加入游击队,以后都成为和平解放漳浦的工作骨干。
1949年9月下旬,赵孟如、陈国俊、郑光星三人作为先遣组,从象牙庄骑自行车,进入漳浦县城了解敌情,知道国民党保安队走了,国民党警察又到溪南集中,城里没有兵了,便马上报告领导。1949年9月23日,靖和浦独立大队从龙岭出发,到达象牙庄集合民兵,准备攻打漳浦县城,随后,解放军大军也同时赶到漳浦,漳浦不费一枪一炮得以和平解放。在解放日当天,为了庆祝这一个特殊的日子,赵孟如(前右一)、陈国俊(前左一)、郑光星(前中)、萧岱(女)以及另外两名(后右)共计六名战士,在漳浦县旧县衙前面大树下拍了这一张纪念照片(如图)。这就是这张照片的由来。

97岁老人陈怀其
就在笔者琢磨这张老照片的故事之时,一件相关的事情不期而遇。漳浦县大南坂镇宣委告知当地坑内村有一名现年97岁的陈怀其老人,这位老人对老照片里的人物陈国俊最熟。“当时我们家是富农,父亲非常支持革命,解放日前四个月,陈国俊曾与吴炳坤、许金全、大个子琴仔经常从石榴那边过来联系群众,我父亲给他们免费提供吃住用。到了解放日那天,我也积极参加了,随陈国俊入城后还在漳浦县城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回到乡下来。”陈怀其老人虽然有些背耳,眼睛也看不大清楚,但还依然记得当年发生的一幕幕。这也进一步佐证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如今,这张见证了漳浦解放日的照片经过68年的岁月沧桑,却依然被赵孟如、萧岱夫妇完好地保存着,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