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当今社会倡导的一种农业新常态。今天我们的《工业强县直通车》开进位于盘陀镇的福建一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看看企业如何变废为宝,将工农业下脚料、生物废料通过先进技术,生产出绿色有机肥,真正做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一洲生态农业公司的生产基地,天然晒场上摊铺着茶渣、果皮等原料,厂房内机器轰鸣,生产、包装等工序有条不紊。
福建一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木星:一天的产能如果大致上来说,晴天这种天气来说可以达到150吨左右吧,雨天的话大概100吨左右。去年从八月份到年底,总的产能也有差不多7000吨。
据林经理介绍,一洲公司生产的产品,有机质含量最高可以达到83.7%,比同行业高出20%左右。由于不添加粪便等有污染原料,而且是根据不同植物的营养需要进行调配的专用肥,施用后,不仅植物吸收好,还可大大减少化工肥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福建一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木星:香蕉来说,你如果不必要的肥料给它用上去,其实它都没有吃到,反而被土壤跟水分吃掉,然后渗透到地表上面去。现在水资源污染很严重,所以我是根据这个想减少这个水质污染,跟土壤污染。
将植物垃圾科学处理成绿色有机生物肥,真是一举多得。为了满足不同植物的营养需要,今年该公司新研发了盆景花卉专用肥、液体叶面肥等新产品,正在研发生物农药,不断丰富产品体系。经过半年多的市场考验,一洲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受到漳浦及周边地区果农菜农的广泛好评,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计划今年8月份再投入第二条生产线,并开始做全国性推广和外销。
福建一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木星:我今年也要差不多突破20000吨以上。第二条线全部形成的话,我们是以全国性推广,也想出口到国外去,像欧洲啦或者美国这个市场方面我们都有在考虑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