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第一所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武营箭亭位于漳州市漳浦县绥安镇县实验幼儿园内。

1926年11月4日,北伐军东路军第14师、第4师兵不血刃,迅速占领南靖、漳浦。北伐军占领漳浦后,极大地推动了漳浦的革命形势。漳浦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县党部和县政府,临时县党部由随北伐军出征的本县鹿溪人胡勉道出面筹备组建,党部初期设在县城武营内,设有宣传、组织、农民、工商四部。其时随北伐军出征的广州农讲所第六届毕业学员共产党员李联星、李锋和黄昭明等人受广东区委派遣,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汀漳道属农运办事处负责人的身份在漳浦开展工农运动。他们在城关成立中共漳浦第一个党组织——闽南大校分校,以国民通讯社漳浦分社为宣传阵地,经常印发新闻稿件,及时宣传介绍各地斗争情况,鼓舞漳浦工农的革命斗志。同月,北伐军出征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漳浦各地农民协会得到创建和发展。共产党人李联星等人到漳浦后,把发展农运作为革命的主要工作,着手做好创建农协会的各项工作,仿照广州农讲所办学方式,在武营箭亭创办闽南第一所农运讲习所,招收南靖、诏安、平和、漳浦等县学员10余人,讲授农民革命理论,介绍海陆丰农民运动经验等,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骨干,为闽南广泛开展农运做准备。

闽南第一所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武营箭亭曾为兵营,因建有一射箭亭,被称为武营箭亭。解放后,该处成为县实验幼儿园教室,后因幼儿园改建,已被拆除。